1
大医精诚,医者仁心
Sincere, Benevolent, Excellent medical skills.
2
月子各式病痛,好评口碑
Sincere, Benevolent, Excellent medical skills.
3
多年全身酸痛,针到病除
Sincere, Benevolent, Excellent medical skills.
4
漏尿 宫颈下垂,针药能愈
Sincere, Benevolent, Excellent medical skills.
5
痔疮 疼痛流血,能愈善疗
Sincere, Benevolent, Excellent medical skills.
6
痛经 子宫肌瘤,困扰不再
Sincere, Benevolent, Excellent medical skills.
7
更年期各种不适,完美疗愈
Sincere, Benevolent, Excellent medical skills.
8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Sincere, Benevolent, Excellent medical skills.
9
古法针灸+董氏奇穴
治病效果 立杆见影
10
地道药材,用心甄选
Sincere, Benevolent, Excellent medical skills.

中医治疗流行性感冒效果快又好

作者:林煜晴 中医师

◎中文摘要:

 

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听闻世界某个地方正在发生流行性感冒,患者更因流感所引发的并发症而性命垂危。目前全世界的主流医学对于流感的防治,以「接种流感疫苗」为预防首要,感染者则以Oseltamivir(商品名Tamiflu,中国大陆称达菲,港译特敏福,台湾译为克流感)作为治疗之用。各国政府每年均花费相当多的成本用于囤积Tamiflu药物,然而患者的病程并不因此而缩短,其疗效也是有限,此外Oseltamivir引起神经精神相关副作用[1]更时有所闻。流感并不是最近一百年才出现的新疾病,早在两千年前的中国史书便有记载[2],更有治疗专书《伤寒论》传世。两千多年来中国历代医者均以此方法帮助民众度过多次流感危机,若能发挥古圣先贤的智慧于二十一世纪的今日,相信是一件福国利民之事,亦能造福全人类。

img1

 

◎西方医学对于流行性感冒及一般感冒的认知与处理方法:

 

依据《百度百科‧流行性感冒》[3]词条之定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着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该病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甲型H1N1也就是甲型一种。本病具有自限性,但在婴幼儿、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并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img2

流行性感冒与一般感冒的病征比较

流感病毒种类可分甲型、乙型、丙型流感病毒,而甲型又可细分为多种亚种,如:H1N1、H1N2、H5N1…。目前西方医学对于流感及感冒病毒感染的预防多采特定病毒株疫苗之接种(例如:H1N1流感疫苗),而流感病毒会因时空因素而变种,若所感染的并非H1N1病毒,则该H1N1疫苗将无法发挥效果。此外流感疫苗只针对流感病毒有效,对于一般感冒病毒无效。西方医学对于流感治疗均采「对症疗法」,简介如下:

●打喷嚏、流鼻水症状,则给予「抗组织胺」药物,以减少肥大细胞分泌过敏物质并减少鼻水分泌。●发烧、头痛、肌肉疼痛、喉咙痛,则给予止痛退烧药,如:对乙酰氨酚(acetaminophen,有些国家亦称为paracetamol)、布洛芬(ibuprofen),具止痛退烧功效。●鼻塞症状则给予「伪麻黄素(pseudoephedrine)」,可让血管收缩,缓解鼻塞病情,然而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或甲状腺功能旺盛者须在医生处方下服用。●痰多咳嗽则给予「bromhexine、guaifenesin、N-acetylcysteine…」具化痰功能。●对于疲惫症状则嘱咐多休息。

以上药物并不能缩短流感病程的时间,只能纾缓患者于生病期间的各种不舒服,而药物所引起的副作用(如:抗组织胺药物所引起的嗜睡、止痛退烧药所引起的肝肾毒性…)也是医者必须帮患者考虑的重点之一。

◎中医如何快速有效治疗「流行性感冒及一般感冒」?

 

中医学与西方医学看待疾病的观点不一样。中医重视「整体观、平衡观」,认为人体内部脏腑间是相互关连、彼此合作,共同组成一个内部平衡的系统,并以「辩证论治」方式治疗疾病,有所谓「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治疗方式;西方医学则以「微观」角度看待人体,认为所有疾病均是局部脏器功能出错、内分泌失调、微生物产生毒素而造成人体功能的紊乱,因此致力于局部脏器的修补、及切除,并以化学物质补充及抑制内分泌、或以抗菌素(例如:头孢…)消灭微生物。我们不能说孰好孰不好,只能说中西医学各有其优缺点。

根据研究,流行性感冒及一般感冒均是病毒所引起,目前中西医学均无药物可以有效杀死流感及感冒病毒,唯有提升自体免疫方可将病毒杀死或赶出身体。中医学在治疗「流行性感冒及一般感冒」方面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且效果相当显著。

医圣张仲景先生(东汉末年,公元150年-219年)家族两百多人有三分之二人因当时流行性感冒而死亡,因此致力于此类疾病研究,而着有《伤寒杂病论》一书流传于世,后人将之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伤寒论》共十卷,二十二篇,397个条文、112个方剂。其中《伤寒论‧太阳篇》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及一般感冒」疗效相当良好,快则一天,慢则二~三天均可获相当显著效果,患者于治疗过程亦无任何药物副作用之不适,药材便宜,可谓是一个「简、便、廉、疗」的方法。

《伤寒论》以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辩证病位及八纲辩证(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来诊断疾病,并以各式方剂之加减用以治疗疾病。

img3

伤寒论

我们都知道流感病毒种类相当多样,病毒也时常随着变时空背景不同而变种,使得流感疫苗的研发赶不上病毒变种的速度。而中医看待流感并不以病毒的种类加以分类,而是以患者所呈现的「症状」加以用药,历代中医发现同一种外邪(病毒)在不同患者身上会呈现不同症状,因此处方之选用会因人而异,故会有「同病异治」的现象发生,使得中医无法大规模使用同一种「标准处方」治疗同一类型流感,这也是西方医学经常质疑中医之处。

img4

中医治疗流感的技巧在于:「经络不通则疏通之(膀胱经、小肠经、三焦经不通会造成肩背疼痛)、肌肉水份代谢不良所造成肌肉疼痛可透过发汗而解、大便不通则通利大便(大便不通会引发高烧)、小便不通则通利小便(利小便可加速新陈代谢),同时透过补强胃气提升患者自我免疫能力,这也就是为何服完桂枝汤后,若再服一碗热稀粥或热汤面可增强药力的原因」。治疗流感的工具除了「药物」之外,还可选用「针刺穴道、按压穴道」加以配合。

中医治病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例如:同一个「葛根汤」基础方之加减,可用于治疗「肌肉酸痛、发烧、背部疼痛的流感」,亦可治疗「肩膀僵硬的五十肩」,同时也可治疗「脸部歪斜的颜面神经麻痹」及「中风后手部不能上举」,更可治疗「落枕」。这是因为这些不同的医学病名,都有相同「经络阻塞」的现象,因此可藉由葛根汤疏通膀胱经络的功效,同时达到「异病同治」的效果。

葛根汤中(药材组成:桂枝、芍药、麻黄、葛根、炙甘草、生姜、大枣)没有一味中药材可以将流感病毒杀死,可是却可以轻易将患者因流感所引起的「发烧、肩膀酸痛、肌肉酸痛、疲劳感」在短时间内加以解除,使得患者获得健康。这是因为「桂枝+芍药」可以加速身体动脉及静脉血液流速而活化免疫力,「桂枝+麻黄」可以帮助身体发汗使得造成肌肉酸痛的肌肉中之废水得以排出体外,「葛根」可以使得因寒气受阻的膀胱经得以疏通而解除肩背疼痛,「炙甘草+生姜+大枣」可以增强胃气而大幅提升免疫力。这七味药物就像是一支球队,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君臣佐使」,有前锋、中锋、后卫、还有后勤补给,各自发挥各自的功能,一同提升人体免疫力,一同将病毒赶出体外。若有需要其他援军的帮助,则会适时加入其他佐药、使药,例如口渴严重,就会加入如:天花粉、西洋蔘、麦门冬…;头痛严重,则依疼痛部位适时加入:川芎、白芷、防风…。因此怀孕妇女、及哺乳期的妈妈,若以纯中药治疗感冒 是 相对安全无副作用的,不用担心 会影响到胎儿或新生儿母乳喂养。

◎笔者治疗「一般感冒 及 流感」之经验谈:

 

《伤寒论》的首卷,便是讨论太阳病,精确分析了正常人体初受风寒邪气的生理及病理变化,并探讨如何诊断、治疗及病后的护理。太阳病的治疗通常以汗解(流汗的方式),然若患者里虚(身体虚弱),则需先健其脾胃后(例如:小建中汤),先治疗里虚后再发表,否则胃气不足、津液不够,强力发汗将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流感及一般感冒常见的症状有打喷嚏、鼻塞、流鼻水,有时会出现肌肉痛、关节痛、头痛项强、畏寒怕风,脉诊的表现上是浮脉,即医者以手指轻触患者手腕动脉,便可感觉皮表脉搏之跳动,这代表外在邪气(病毒)已经入侵我们皮表,内部的正气(抵抗力)正外出与之抗衡。仲景在《伤寒论》指出,太阳病大体上可分为「中风(中于风)」或是「伤寒(伤于寒)」:

●中风(中于风)的特点:体表有汗、怕风吹(穿上衣服后会较舒服)、脉浮缓,治疗方法一般采用「桂枝汤」,服汤药后若可再服用一碗热稀粥或热的流质食物,可让药效更加显著。

●伤寒(伤于寒)的特点:体表无汗、恶寒(即穿了很多衣服,还是觉得寒冷)、身体痛、脉浮紧,治疗方法是用麻黄汤,临床上若为了方便,而使用「葛根汤(中药浓缩颗粒冲剂)」亦可。而麻黄汤症需配合盖棉被以利发汗,周身需出微汗,此时病邪便可从毛细孔排出体外。临床上观察到患者在服用葛根汤后,十分钟后若再服热稀粥、或热的方便面、或盖被子,有助于流汗,效果会更好。曾有患者在上午11:00来诊(无汗、恶寒严重、关节疼痛),以上法嘱咐患者服用葛根汤浓缩颗粒、10分钟后再吃一碗热的方便面(辣口味)、加穿外套,下午2:00再前往观察,诸症悉解,患者满是笑容,又可以活蹦乱跳了。

平常笔者治疗一般感冒、季节流感,所引起之各式症状,会依照以下几种分类,分别给予针灸、中药浓缩颗粒冲剂、中药饮片加以治疗,临床上均获得相当不错的疗效。碍于篇幅,笔者仅就临床治疗风寒型、及风热型外感经验分类如下,咳嗽及其他类型外感则不在本篇讨论范围。

甲、风寒型感冒或流感:

●体表热-恶寒-肩膀酸痛 (通常无汗,体温摄氏39度C以内):
此时会给予「葛根汤加减」,汗出则解。若伴有肩颈酸痛,且骨节酸痛,则葛根汤之效果会更加明显。注:不同药厂所出产之葛根汤 中药浓缩颗粒,发汗程度不一,有些发汗力道强,有些发汗力道差,临症上需加以注意。

●体表热-无汗-恶寒严重-骨节疼痛(通常无汗,体温摄氏39度C以上):
此时会给予「麻黄汤或大青龙汤加减」。服药后,患者汗出则可退烧(有些患者会以小便量多代替汗出而达退热效果)。若发汗前,已观察到患者体内极度缺乏津液,或想事先预防过汗耗损津液而亡阳,则会让患者先吃水梨或喝运动饮料加温水稀释(先补充电解质),此时若以大青龙汤发其汗,也不用怕过汗亡阳。麻黄汤(麻黄、杏仁、炙甘草、桂枝)着重在表寒严重,患者会有严重恶寒、体表烫、无汗、发高烧、骨节严重酸痛;而大青龙汤其实是在麻黄汤基础上加上「生姜、大枣、石膏」,用于表寒兼里热,这里所谓的的里热指的是肺部郁热,也就是肺部感染所产生的高热,石膏用于降肺部高热效果非常好,一点都不输给「acetaminophen、ibuprofen」。

临床上若见患者喉咙痛、咳嗽、黄痰、口渴严重呈现肺部严重郁热状况(有肺炎并发症之疑虑),此时应给予大青龙汤,可同时解表并清除肺部郁热,若支气管有严重痰声,亦可加芦竹根(苇茎)、冬瓜仁、桃仁效果更好。若仅是高热,而无肺部郁热者,使用「麻黄汤」可获得退烧效果(患者高热会有汗出则解的现象),然配合重点是患者服药后一定要覆被以取汗。若配合「大椎穴、少商穴、商阳穴」点刺放血,退热效果更好。

●体表热-微汗出-高烧:
一般而言,人体高热会因汗出而烧退,若出现汗出热不解,则此为风温,需选用「越婢汤(麻黄、石膏、炙甘草、生姜、红枣)」,重用石膏到一两,若伴随咳嗽,再加杏仁(此时即变成「麻杏甘石汤+生姜、红枣」)。

● 体表热-不恶寒-怕风吹(通常有微汗):
此时会给予「桂枝汤加减」。若遇到汗出不止者,此为表阳虚,选方会以桂枝汤加上炮附子、黄耆,或加酸枣仁、龙骨、牡蛎,敛汗效果相当显著。

●体表热-恶寒或不恶寒-咳嗽-白痰-伴有流清涕:
此时会给予小青龙汤加减。

乙、风热型感冒或流感:

患者会感到头胀、头痛、鼻塞、鼻涕黄浊、喉咙干燥、喉咙肿痛、口渴、高烧、咳嗽、痰黏、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治疗方法以辛凉解表为主、宣肺清热为主。方剂选用为「银翘散、桑菊饮」之加减方。若热象严重、体温达39度C以上,记得重用石膏(效果不输给犀牛角、以及羚羊角),对于壮热的解除,有相当好的疗效且价格相当便宜。若见患者因高热引起「热痉挛(通常伴随嘴唇干涩,嘴唇周围泛黄)」,可知患者此时血管内极度缺水,此时笔者会加重「天花粉、西洋蔘」的使用。

丙、风寒型及风热型方剂之药物之加减:

●若伴随咽喉痛(手电筒照之,会见到咽有红肿),此时会加上「金银花、连翘、蝉蜕、桔梗、生甘草、黄芩…」等去热药物。若患者愿意尝试针灸,则选用「少商穴、商阳穴」点刺放血,喉咙痛可当场去除或缓解,若加针「中渚穴、鱼际穴」,留针20分钟效果更好。

●若伴随鼻塞,则可加上「辛夷、石菖蒲」通窍,或下针迎香(外迎香透内迎香)、或下针公孙穴、或下针印堂透山根,均可当场疏通鼻窍。若患者畏惧针,亦可按压「中府、云门」等穴,亦有良效。

●若伴随头痛,依不同头痛位置,可适时选用「川芎、羌活、白芷、防风、白僵蚕、藁本」。若配合下针风池穴,头痛大部分均可在20分钟内解除(有趣的是,患者会陈述,下针后,痛处会随着经络方向往前或往后移动,之后便消失不见)。若患者畏惧针,或医者因某些因素不方便施针,则医者可帮患者进行头部「翳风、完骨、风池、风府」等穴,每个穴位加以按压十下,连续两次,对于「头部胀痛」可当场获得缓解。

●若遇妇女逢月经期间,若症见忽冷忽热、恶心想吐,会配合「小柴胡汤」的使用。

◎兹举四病例作说明:

【※2008年9月22日 26岁女性患者】


●自述:感冒第三天,前几天全身无力,现在喉咙很痛,脖子及背部疼痛。没拉肚子。无鼻塞,有点透明鼻水。有点咳嗽。无痰。舌苔白。有点口渴。脉象:浮紧。


●处方(中药浓缩颗粒):葛根汤、天花粉、金银花、连翘、蝉蜕 。


●回报:吃完四包即痊愈。

【※2007.01.08  30岁女性患者】


●自述:感冒第四天,鼻塞流鼻水(清),脖子及背部疼痛,喉咙痛,轻微头痛,有点畏寒,生理期第四天。脉象:浮紧。


●处方(中药浓缩颗粒):小柴胡汤、辛夷、菖蒲、苍朮、玄参、百部、桔梗、葛根。


●回报:两天后回报,痊愈。

【※2013.02.16(六) 44岁女性患者】


●自述:感冒第5天。鼻涕黄、鼻塞。不怕风、不畏寒。晚上睡觉会流汗。喉咙有点痛。头胀痛、眼睛张不开、口渴、嘴角破。每天排便,小便少、色黄、舌红无苔。非生理期间。患者本身患有甲抗多年。脉相:浮数。


●处方:「翳风、完骨、风池、风府」等穴,每个穴位加以按压十下,连续两次。

金银花、连翘、荆芥穗、防风、生甘草、桔梗、牛蒡子、淡竹叶、辛夷、石菖蒲、玄参、黄芩、知母、天花粉、石膏。
水8碗,煮取3碗,早、中、晚 温服一碗。

●回报:穴位按压完毕后,头胀痛、眼睛张不开诸症状,当场已经缓解。服药一帖,诸症悉解。

【※2017.09.27(三) 11岁女性患者】

● 自述:感冒 发烧39度c,吃了西药退烧药后还是发烧,身体无汗,肩膀痛,左喉咙痛、头晕不适。舌苔白厚,自觉身体有点冷。大便2~3天一次(便秘已经超过一年)。


● 处方:
1.当场以采血针于「少商、商阳」点刺放血,喉咙痛立刻缓解。
2.下针「三叉三穴」后,头晕不适5分钟后立刻纾缓。
3.给予(中药浓缩颗粒)「葛根汤、清心利膈汤、川芎茶调散」2日份。

● 回报:2017.09.29(五)回诊,服中药汗出后 ,烧就退了,感冒症状好转,目前已无发烧,只剩下喉咙有点痛,些许头痛。


● 处方:
1.下针「合谷、曲池」调和营卫、增强免疫;下针「支沟、中脘、天枢、足三里」调理脾胃、治疗便秘。
2.再给予(中药浓缩颗粒)「桂枝汤、清心利膈汤、川芎茶调散」2日份。

● 回报:2017.10.03(二)回诊,过去几个月,在接触中医前,一个月通常要感冒多次,平时胃口差、舌苔白厚、嘴巴味道有点重。本次 感冒 经林医师治疗痊愈后,欲作脾胃调理。此外,上次下针后的隔日,一年多的便秘问题已经好转,目前大便顺畅,改成 一天2~3次。 


●处方: 「木香、砂仁、陈皮、姜半夏、党参、白朮、茯苓、炙甘草、山楂、红枣 、生姜」5剂。水8碗,煮取3碗,早、中、晚 温服一碗。

3周后遇见患者妈妈来所治疗,她说女儿经这几次治疗后,不再便秘、体力精神胃口均变好、最神奇的是过去这几年早上只要喝水都会吐的怪病,这三周来早上喝水后,已经没有再吐过,甚是感谢。

◎结论:

人类与微生物(病毒、细菌…)在地球上已经共存几万年,在人体抵抗力完好时,彼此相安无事,两千年前的流感病毒与现在的流感病毒或许不一样,但是人体的对于病毒的反应(发烧、鼻塞、流鼻水、肩背关节酸痛、咳嗽、虚弱、畏冷、怕风…)却仍相同,两千年前的《伤寒论》方法用于现今流感及一般感冒之疗效相当快速有效,只要辩证正确,通常有「一剂知、二剂已」的良效。

因流感疫苗对于病毒有其专一性,对于经常变种的流感病毒,药厂得花相当多的人力、财力、物力去开发疫苗,日后亦将成本转嫁消费者,而政府机构为了国民健康亦得耗费相当多国家资源用于囤积相关药物。若能多运用几千年来传统中医药治疗外感病的经验于治疗流感及一般感冒,对于医疗资源节省及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不啻是一个简单、方便、价廉且有效方法。

此外,许多患者在感冒发烧时会去药店购买「小柴胡汤颗粒」自行服用,期待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可是往往效果却不如预期。笔者要在这里作个说明,不是小柴胡汤无效,而是用错地方了,小柴胡汤一般用于中医所谓「半表半里」型态的感冒,临床上常见感冒症状 伴随 嘴巴苦、恶心想吐、体表忽冷忽热、或是适逢妇女月经期间的感冒…此时小柴胡汤才能发挥效果。用得好,感冒可以一天痊愈;用错时机,就算吃七天也不见效果。

img5

◎参考文献

1. 《台湾临床药学杂志第20卷第一期‧Oseltamivir引起神经精神相关副作用》萧诗如、林秋华、王尧显 着。
2. 《伤寒杂病论‧序文》,作者:东汉‧张仲景。
3.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LUpRkKOxEX_mw0rZ2vCqkJ9JppSs6kNPxHkUM6fCHL_IGG7WJZi05psTJUCVwNe9nWxhNk7ddiVd5nPN5Fn24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