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

什么是痛经?
在月经期,或月经前后发生下腹痉挛和间歇性疼痛,或持续的钝痛。有些人也会出现严重的背痛或大腿疼痛、疲劳、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腹胀或情绪不稳的症状,常伴随着疼痛出现。严重时可能会脸色苍白、冷汗淋漓、甚至昏厥。
【痛经可分成两大类】
- 原发性痛经:
无器质性病变,易发生于身体瘦弱、精神抑郁、生活压力大的未婚女性。可能原因为前列腺素浓度的异常增加,通常是月经刚来或初经不久后开始。 - 继发性痛经:
生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或子宫颈先天异常、骨盆腔发炎或装置避孕器后。
痛经如何治疗?
【西医治疗痛经的方法】
主要是症状治疗,一般给予止痛药,或热敷下腹部、喝热饮、洗热水澡来减轻疼痛。
- 原发性痛经:
治疗目标在降低月经所带来的疼痛,可以使用止痛药(前列腺素拮抗剂,例如:布洛芬)来降低疼痛,或使用避孕药来改变月经状态,达到减轻疼痛的效果。 - 继发性痛经:
虽然止痛药也可减轻疼痛,但最重要的原则是发现痛经的原因而加以矫正。
【中医治疗痛经的方法】
中医认为痛经之所以发生,是因气血失调,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故治疗以通调气血,通则不痛为原则。也可能于日常生活中,长期饮用冰品、喜食生冷,导致子宫寒凉,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经期应调血止痛以治标,平时应辨证求因以治本。
一般透过针刺、艾灸,当场均能立刻止痛。若再配合服用一段时间的中药,有机会将痛经根除。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长在子宫中异常的“肌肉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是常见的妇科疾病。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罹患子宫肌瘤的机会也随之上升,在生育年龄的妇女中,发生率大概是 2 成,而这种趋势特别在“更年期前期”的女性族群中特别明显,在“更年期后”则有部分女性的子宫肌瘤会改善。但幸运地是,它的本质是良性的,有研究指出手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肉瘤的机率大概是 0.23%。
子宫肌瘤虽然多数是无症状的,但有时可能会造成经血过多,甚至引发贫血的问题。另外子宫肌瘤还可能会压迫泌尿道或消化道的器官,造成排尿和排便上各种的不便及不适。许多患者也常担心子宫肌瘤会不会演变恶性肿瘤,或是担心子宫肌瘤是不是一定要手术治疗?
✔与生殖系统有关的子宫肌瘤症状:
- 经血量过多、甚至有贫血的症状(如缺铁性贫血)。
- 经期时间延长。
- 明显痛经。
- 性交疼痛。
✔子宫肌瘤可能会影响生育能力,产生以下几种问题:
- 怀孕困难。
- 流产机会增加。
- 早产或胎儿在子宫生产迟滞。
✔子宫肌瘤也有可能影响到泌尿系统和消化道功能,可能症状如下:
- 骨盆腔位置有压痛感。
- 频尿、排尿、腹胀或排便不顺。
【西医对于子宫肌瘤治疗】
1.药物治疗:
这类药物多数以缓解症状为主,无法根除子宫肌瘤病灶,常见药物整理如下:

2.手术治疗
子宫肌瘤手术一般上可分两大方向:
- 一是完全切除子宫;
- 二是保留子宫的前提下切除子宫肌瘤。
不过子宫肌瘤手术,并非每一位患者都适合,医生评估考虑因素如下:

【中医对于子宫肌瘤治疗】
中医认为子宫肌瘤乃因“寒凝血瘀”所致,又叫做“症瘕、积聚、石瘕”等名称,治疗上基本会分“经期”及“非经期”,两者用药有所不同。
- 经期治疗:
以止血祛瘀为主,避免经血量过多或是经来天数过长。 - 非经期治疗:
以软坚、活血、化瘀为主,以缩小肌瘤为主要目标,如果是想要怀孕,可以先让肌瘤缩小,再使用助孕药物。
中药的“桂枝茯苓丸加减方”是以活血化瘀来消除子宫肌瘤,此方能够扩张血管,促进子宫血液循环,所以不只帮助代谢掉肌瘤,也能让子宫内膜重新建立,古代创立此方在怀孕妇女也能使用,也能有安胎的效果,但是必须在医师的建议下服用,才能达到安全及有效。
一般透过针刺、艾灸、穴位埋线,再配合服用一段时间的中药,有很大机会可将子宫肌瘤及伴随的相关症状(例如:痛经、月经量大…)根除。
本诊所以纯中医药(针灸+埋线+中药)对于“子宫病(痛经、子宫肌瘤)”的治疗颇有心得,治愈率颇高,欢迎各位有需要的患者来店咨询。
延伸阅读:相关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