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酸痛”是极其让人困扰的事,已被现代医学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
身体长期各部位酸痛不仅严重影响人的躯体、心理和社交功能,而且还影响到其家庭乃至社会。以纯中医药手段治疗各式酸痛的患者,是我们医者的共同目标。
【常见的慢性酸痛类别】
偏正头痛、颈椎病、肩周炎(五十肩)、乳房痛、背痛、网球肘、高尔夫球肘、腰肌劳损、腰痛、痛经、坐骨神经痛、大腿痛、膝盖痛、小腿(肚)痛、脚踝扭伤、足底筋膜炎…
【西医治疗酸痛的方法】

西医缓解酸痛一般是透过药物,以口服或肌肉注射为主,常见采用的药物如下:
- 非类固醇抗发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如:布洛芬(Ibuprofen)。
- 对乙酼胺基酚(Paracetamol),如:普拿疼。
- 皮质类固醇(Corticosteroids),如:地塞米松,为激素类药物。
- 抗痉挛剂(Anticonvulsants),等各种药物。
然而长期服用布洛芬,或过量服用布洛芬,该药物有严重及伤肝肾的风险,不可不慎。
封闭针,又名“封闭治疗”,是骨科、疼痛科中很常用的一种治疗疼痛方法。主要药物成分是“激素”和“局部麻醉药物”,临床上经常将二者按照一定浓度和比例混合起来使用。其中,激素以“地塞米松”比较常见,局部麻醉药物以“利多卡因”比较常见。在打封闭针的时候,医生会通过查体等方式找到患者的局部压痛点,然后将药物注射到疼痛部位,以达到消炎镇痛和缓解局部肌肉紧张等作用。
然而封闭针却有相关以下不良反应,不建议长期施打。
- 打封闭针可能导致局部炎性肿胀处压力增高,进而导致患者在打封闭针时和打封闭针后出现疼痛等不适感,不过这种症状很快就会好转。
- 封闭针的药物成分包括激素,所以可能引发一些与激素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比如满月脸、向心性肥胖、体型改变、皮肤多毛等。不过,这些不良反应只有在长期、大剂量、反复地打封闭针时才会出现,而目前规范化的局部封闭治疗都是短期、小剂量注射,而且一般不超过4次,所以不会带来这些不良反应。
- 如果打封闭针的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封闭部位感染或血管神经损伤等,所以大家应该在有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接受封闭治疗。
【中医治疗酸痛的方法】
中医认为“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疼痛的原因有很多,但大多数身体长期的慢性疼痛都来自于体表经络或体内脏腑周围的瘀堵不通产生压力,这些局部压力无法释放,因此导致酸痛。
例如:最常见的偏头痛,头部两侧是胆经经过的地方,若因为寒气、湿气、风邪…导致该部位经络瘀堵,则经气通过该处经络管道受阻进而产生压力,便会产生疼痛。因此,我们只要透过特定穴位扎针,或是局部艾灸,依据热胀冷缩原理,让患处得到温暖,经络管道便可以打开,如此疼痛可以立马消除。
因此对于常见的疼痛:偏正头痛、颈椎病、肩周炎(五十肩)、乳房痛、背痛、网球肘、高尔夫球肘、腰肌劳损、腰痛、痛经、坐骨神经痛、大腿痛、膝盖痛、小腿(肚)痛、脚踝扭伤、足底筋膜炎…
我们的治疗方式:透过扎针,一般在5 – 30 分钟立即舒缓 → 再搭配一段时间中药服用,有很大的机会可以痊愈。
本诊所以纯中医药(针灸+埋线+中药)对于上述慢性疼痛的治疗颇有心得,治愈率颇高,欢迎各位有需要的患者来店咨询。
延伸阅读1:各式酸痛医案
延伸阅读2:患者针后反馈视频
延伸阅读3:患者针后反馈视频





